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學習交流

足履實地 不騖虛聲

來源: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 時間:2022-03-07 作者:江蘇衛(wèi)生人才網(wǎng) 瀏覽量:

 “實”字最早見于西周金文。從字形上看,上半部分是“宀”,下半部分是“貫”(后簡化為“頭”),“貫”意為財物寶貝,即“實”的原始含義是用財物寶貝充于屋下,代表著充裕富裕實在。在中華文明演進中,“實”字漸漸引申出實心、充實、符合客觀情況等含義,注重現(xiàn)實、講究實際、崇尚實干,成為較早形成的民族精神之一。

  實干則興,虛妄則廢。政治昌明、人民安居的時代,往往伴隨著樸實、簡約的社會風氣;沉淪、衰落的亂世,大多與浮華尚虛為伴。魏晉六朝,長期戰(zhàn)亂帶來了深重的社會災(zāi)難,文壇反倒刮起形式對仗、一板一眼的“駢文風”,士大夫不務(wù)實際,空談?wù)芾?,他們虛無的世界觀正是彼時上層逃避現(xiàn)實的精神狀態(tài)寫照。對此韓愈評價道:“建安能者七,卓犖變風操,逶迤抵晉宋,氣象日凋耗”,譏諷時人總在無用的摳字眼上下功夫,甚至到了以文害意的地步,衰敗景象盡顯。初唐年間反對清談、崇尚實干,崇實精神大為發(fā)揚,也帶來了貞觀盛世。

  實干之難,難在落實。崇實務(wù)實不能停留在口頭上,而應(yīng)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。古人云:“言之非難,行之為難”,排斥夸夸其談、講究躬身踐行成為重要價值取向。宋朝名臣王安石考中進士后,曾在《憶昨詩示諸外弟》詩中寫道:“此時少壯自負恃,意氣與日爭光輝”,“材疏命賤不自揣,欲與稷契遐相?!?。他以“天下為己任”,想成為稷與契那樣的千古能臣。他不追求高官響名,選擇留在基層為官,在實干中累積為政經(jīng)驗。在鄞縣做知縣時,為了弄清發(fā)生旱情的原因,王安石曾用十三天時間走了數(shù)百里路進行調(diào)研,最終對該問題進行了根治。王安石為官,不管到什么地方,都要興利除弊,進行一系列改革,也正是這樣的實干精神,讓他在后來有了主持變法的勇氣和底氣。

  實干成事,要在致知。實干不僅要有甩開膀子的決心,更要有善作善成的能力素養(yǎng)。在宋朝大儒朱熹看來,“知之愈明,則行之愈篤;行之愈篤,則知之益明”,凡事理解得越清楚,實踐起來就會越扎實。反之,就可能如趙括“紙上談兵”,只會死讀書,對于實際工作一竅不通,遇到問題敷衍應(yīng)對,最終將一事無成。據(jù)《清稗瑣綴》記載,清朝光緒、宣統(tǒng)年間國事紛擾,官員們卻渾渾噩噩、十分頹廢,這不僅受當時官場大環(huán)境影響,也和這些官員缺乏實干致知的能力素養(yǎng)有關(guān)。

  足履實地,不騖虛聲。所有的成功成效,都在于實踐實干,腳印踩得實,步伐才走得穩(wěn)。今天,廣大黨員干部要唯實靠實、善作善成,以實踐求真知、以實干解難事、以實效作檢驗,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不凡的業(yè)績。


分享到:

Copyright C 200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(quán)所有 江蘇省衛(wèi)生健康委員會人才服務(wù)中心(江蘇省醫(yī)學考試中心)   

Copyright C 2002-2023 jswsrc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人才服務(wù)許可證:蘇人中介第(2007)002號   蘇ICP備18069929號-1  

聯(lián)系技術(shù)支持 QQ2437502008

用微信掃一掃